(本篇純文字~)
話說,這3個星期來,本格發文量大概是以往半年累積的產量吧
真是要給我拍拍手了
寫回憶錄是很花時間的,這篇文生出來之後,本月大概要封筆了
3天後假片走春的行李、媽媽負責的親友團托買作業,到現在都還沒有進度
好焦慮阿我~~~
本人的至理名言之一 "人森,就是不斷地在過渡期中,得到生活經驗的累積"(敲鐘!!)
是的,就像男女相處磨合的過渡期、new baby破蛋後,重新調整生活步調的過渡期、親人朋友離開,悲傷的過渡期.....
對這個養在身邊2y7m,過渡依賴的小鬼而言
要面臨到人森中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地盤,脫離媽媽的照顧,在新環境裡自立自強
即便先前給足了她上學心理建設,使得學前小鬼非常期待想上學
但是,我相信當她深入教室生活後,感受到沒有媽咪的服侍,得自己動手生活自理,遵守團體生活紀律
一定會出現排斥的調適期
而且不只有小鬼,爸爸媽媽同樣也會很擔心焦慮及不捨,這是彼此都得調適的過渡期
1.關於全套or半套......
小姐一開始就給全套,其實我也想過,是否應該先半天,讓孩子慢慢適應學校生活,再讀整天
請教過前輩,她不建議我這麼做,一來,小朋友好不容易建立了上半天的秩序感,認為吃完中餐媽媽會來接
一旦改成上全天,又得再適應一次,降子給孩子兩次過渡期,有點殘忍~~
二來,上半天的話,坐息比較難規律
因為下午帶回家,午睡時間如果不一致,晚上就不一定能早點睡,萬一早上賴床,到校時間就會拖延到
也許送到學校都九點多or10點多了,然後中午又要接回家.....
另外,閎閎媽也提到過,對小孩而言,孩子可能9點到校,有時灰一下,心情平復後,也許已經10點了
然後上個課,上廁所,去廣場玩一下下,已經11點了
準備吃飯,情緒正處於最平靜的時候,結果就要回家了~~
2.漸階式適應!?
有媽媽跟我提到過,放心不下孩子,擔心不適應,想給孩子第一天上1hr,第二天上2hr.....
前一兩周給半天,再來上整天
說真的,我不建議這樣子做法
當然我明白,當媽的出發點就是會擔心,所以會用媽媽的角度,大人的想法,設想該怎麼幫助孩子走過適應期
因為我也曾經想過要這樣子做
後來狠下心,全套一次上,是因為,我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
這階段的小嫩童,正值秩序敏感期
精神上的秩序感,攸關於往後發展的本我個性(孩子的無我到本我,李教授提到很多,媽媽忘記的,也很多)
外在的秩序感很容易從孩子身上發現,像是對空間、時間的秩序
一歲半之前,小鬼凡走過必像颱風掃過
兩歲後,秩序堅持變得很明顯,像是,環境中的每樣東西都必須擺在原來的位置,坐習也因此養成了規律
同理可證,關於上學的時間,從1hr,2hr,3hr,到半天,全天.....
孩子可能沒有時間數字概念,但是,小朋友會觀察,也許前一天上午點心結束後,大人會來接
為什麼今天吃完點心了,又等好久了,都不能回家!?
也許前一天,玩過了溜滑梯就可以回家,為什麼今天都要吃中餐了,還看不到媽媽
好不容易習慣吃完午餐就能回家的半天生活,突然要讓她在學校午睡
養過孩子的都知道,思睡的孩子很難喬,此時的孩子一定會更焦慮、更難搞
個人覺得,這對孩子來說反而更不好調適,過渡期會拖更久,加深害怕上學的恐懼感
(嗯,沒錯,這是我兒時上學,活生生血淋淋的痛苦回憶)
(因為感覺很不好,所以記很久,原來我也是個愛記恨的人~~)
3.媽媽書僮!?
前幾天,樂樂小魚媽有問到,媽媽陪上學多久!!?
提到這個,我真的強烈建議不要陪,這又回溯到媽媽嫩童時期的傷心往事......
我永遠記得,剛上幼稚園時,c嬤陪我上學很多天,我根本沒專心享受幼稚園生活
因為我的眼睛一直在掃瞄媽媽在哪裡,偶爾幾次玩開了,c嬤趁我不注意偷偷跑回家
我發現後,一整個焦慮、崩潰、大哭,在老師關照下被強置留學校
之後每當我娘又偷跑回家,我也學會了一聲不響,趁人不注意時,偷偷從門縫溜回家
本人很難搞,早期的老師又不太會關心小人心理層面的問題
以至於重複在c嬤偷跑、我哭鬧、翹課,老師強迫留校,惡性循環下,我更討厭上學了
還因此被退學,換了3間幼稚園。
另外,又是秩序感建立的問題了
小c上學前,心理建設的課程之一,我有告知她,學校只能有小朋友和老師
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須要做的事,把拔馬麻要上班,小c要去上學,學東西回家教我們。
媽媽講的話,小鬼有聽都有記起來
一旦大人因為不捨而陪伴她上學,雖然暫時也許有安撫到她想媽的情緒
但是,小姐一定會錯亂,會想到跟媽媽之前提的不一樣
再者,廣泛來想,這階段的孩子模仿力強,希望跟別人一樣
如果只有小c有媽媽陪,其他小朋友也許也會想要有大人陪,而影響上課的情緒。
4.有一就有二!!
前輩有交代,過渡期哭鬧是一定會,但是千萬不能有一次心軟而因此帶回家
小孩子心機之深阿,前輩吃過虧,當年她家小孩正值上學過渡期,有過一次哭鬧帶回的經驗
這可了得,自此之後,小鬼抓緊了媽媽會不捨的死穴,魔鬼般的哭鬧程度晉級成撒旦程度
把所有的大人搞的更煩、更困擾~~~
(有共鳴,這一段也存在過我小時候的痛苦上學回憶)
5.淡而化之!!
這是學校給家長的建議
小朋友都很敏感又很會觀察的阿,如果我們表現的愈擔心、愈捨不得、放學後對孩子問的愈多
孩子會抓緊我們這點死穴,想要吸引大人注意力,愈會表現出不想上學、哭鬧生氣的情緒
但,有時候孩子其實已經適應上學了,只是想try大人的底限
故,雖然很擔心不捨,但打從開始,在小c面前我會儘量表現的很自然
本人果然不是走內心戲路線的......
適應期間,有過兩三次,媽媽不小心眉頭深鎖
這位通常只會眼眶含淚,不太哭泣的小鬼,發現我掛心的表情,立刻淚如雨下,止不住
但卻不大聲亂哭鬧,只有斷斷續續的啜泣聲
才兩歲半的小c很會演感情戲,搞得人家很心疼。。。。。。。
這段上學過渡期,家長如果很擔心、坐立難安、食之無味的(偶就是~~~)
建議趁孩子們午睡時間,打電話去學校問情況,以消掛心之慮。
當初,偶就是降子,表面鎮定地送小姐入園後,就一直乾焦慮,期待中午跟老師通電話
陳老爺更是三不五時問我,跟老師通上電話沒?小姐情況如何?
真的也很感謝老師犧牲午休時間,耐心地跟我聊很久。
(想必老師也感受到媽媽我內心之焦慮~~)
6.信任!!
大人掛心,是一定會有的,但是,學校畢竟是自己千挑萬選的,一定要學會放手
信任學校,老師也比較有充分的空間,協助孩子趕快走過適應期。
如果家長給的限制太多,要求這個,要配合那個的,老師比較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
其實,換個角度想,對於專業,我也不喜歡別人對我抱持懷疑不信任的態度阿
每次遇到帶著挑釁口氣和質疑眼神丟問題的病人家長,偶的心理就給它很#$%^&*.....
之前還有人問過我 : 小姐,妳看起來很少年,還是學生吼!? 妳沒有執照在這裡學包藥吼!?
(靠北喔,老娘都年過30,還有當媽兩年多年資,而且,憑著這張單薄的執照混飯吃也好幾年了)
(一整個不知道是該生氣,還是該笑!!)
============我 是 分 格 線===========
小姐入學前,我娘還不時拿我小嫩童的上學過渡期,折騰眾人的事蹟來虧我
說什麼風水會輪流轉,得有被小鬼折騰的心理準備
口亨,本人的個性就是激不得,故,偶有發願,用不逼不打不罵,但是絕不妥協的方式
給足小鬼心理建設,讓她早點習慣去上學。
綜合以上來說,我是個想很多的媽媽,但我不是狠心的媽媽
有好幾次,小c眼眶含淚進校園,媽媽回頭則是在車上飆眼淚,我覺得自己好殘忍
心疼阿,怎麼可能不心疼~~
特別是,小姐上學心理建設的底子雖然有打好,但還是會想媽,才2y7m的孩子,會傷心,卻強忍著不哭鬧
於是自己默默流眼淚,我更心疼了~~~
下篇,如何熬過適應期。。。。。。
(只是一個上學,怎麼覺得永遠寫不完)
(一整個要跟三立or民視的鄉土連續劇拼級數就是了~~~)